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,要学会做“加法”。不要怕吃苦,不要怕付出。要永远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,拓宽自己的视野,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。而后要学会做“减法”,丢掉那些不必要的东西,要知足、节制、知止。要舍得去放弃,减去多余的物质,减去不切实际的幻想,减去过多的欲念。如此适当运用“加法”与“减法”的一生便是充实豁达的一生。
时值暮秋,天气甚好,公司组织众人赴覆卮山游玩,适有所感,予以记之。
– -写在前面
上海至覆卮山,不到四个小时的车程。一路上,青砖素瓦,古风古韵。劳作的农民仍过着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的生活,远离喧嚣,恬淡自适。山脚下简短的热身过后,一行人便摩拳擦掌,兴致勃勃向山上进发。蜿蜒而上不多久,冰川石浪映入眼帘。只见巨石盘卧,星罗棋布,参差披拂。起承转合,直追极顶,大器天成!让人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叹为观止,崇敬之心油然而生。暗自思忖,想必它们累叠于此千万年了吧,远观磅礴,近观厚重。罅隙中长出的灌木,显示了它们的倔强和顽强,犹如此间攀爬的我们,为了登顶,亦顽强地坚持着。
沿着栈道拾级而上,至午后三四点,直上八百余米,终于登顶!“群贤”如织,人声鼎沸,忽而长啸,空谷回音于耳,激动之心,溢于言表。从仰望到俯瞰,只见梯田从山脚叠层而上,又从山腰铺泻而下,崎岖蜿蜒,来往交错。忽有民房三两,零星点缀之,娴静温馨,隽秀如画。远观云封雾锁,青山如黛,云水茫茫;近看山石嵖峨,草木交错,山茶艳丽。竹林苍然峻峭,劲拔挺立。山林中鸟,往来翕忽,形态万千,色彩斑斓,凝真凝幻,如梦如烟。
揽山岭丘壑入怀中,所求皆所期,所得亦所愿。身置于千里之遥,耳得为声,目遇成色,寰宇清风蘸了些许秋的凉意,拂过耳际,不觉让人流连其中,乐而忘返。登临绝顶,以舒胸臆;别离尘嚣,以求心静,得观美景,以全所愿。
是所谓盖天下之美景者,必为世人心驰神往之。御顶之后,众人觉得酣畅淋漓,殊不知更大的挑战却是在下山。彼时人困体乏,累得气喘吁吁,又从小道,险象环生。可谓陟彼砠矣,行迈靡靡。至山脚下已是暮色暗沉,双腿早已打颤,不听使唤。好在大家相扶相持,总算平安到达山下,为这次爬山画上了句号。
人生犹如攀登,善始者繁,克终者寡。做“加法”如上山,相对而言易。目标明确,信心十足,意志坚定者必能克艰排难,达到目的。作为上进的年轻人,要积极做“加法”。做“减法”如下山,则难些。虽省力却容易失足。水满则溢,月盈则亏。得到了想要的,更要放弃不属于自己的贪念。加法是一种成长,减法亦是一种成长。
那么,何为年轻?二十岁、三十岁年轻,六十岁、七十岁呢?借用塞缪尔·厄尔曼的话来回答:“年轻不仅仅是指年龄或身体,年轻也是一种生活态度。只要有激情,愿努力,时间便不能成为阻碍”。最后,愿作为日馨人的我们永远“年轻”,愿日馨精神永远“年轻”!